专家:航天人工智能有五大综合体系 未来将建“空间超级大脑”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4-12-16 23:10

专家:航天人工智能有五大综合体系 未来将建“空间超级大脑”

科技新闻来源:中国新闻网 2019年07月06日 16:16

二维码


扫一扫 手机阅读

我要分享

原标题:

专家:航天人工智能有五大综合体系未来将建“空间超级大脑”

  孙富春教授在2019软件定义卫星高峰论坛上做特邀报告。 孙自法 摄

  中新网日照7月6日电 (记者 孙自法)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教授、智能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孙富春6日在日照表示,欧博人工智能在航天领域应用主要包含“人工智能+平台、载荷、制造、服务、软件”五大综合体系,展望未来,航天人工智能有望建成“空间超级大脑”。

  主题为“软件定义卫星,智能引领航天”的2019软件定义卫星高峰论坛6日继续在日照举行,欧博娱乐孙富春以《人工智能与空间应用》为题做特邀报告时作出上述表示。

  他介绍说,“人工智能+平台”形成智能航天器,包括人工智能+操控平台可以实现对卫星在轨的维修;人工智能+网络平台可以构成智能化的网络系统,主要用于通讯;人工智能+太空基地的平台可以实现未来月球和火星基地的自主化管理。

  “人工智能+载荷”实现智能载荷,欧博allbet可以实现多功能、模块化以及在轨自动处理功能,将来卫星下传数据可能就不是原始数据,可直接把一些信息或一些需要得到的结果在卫星上处理完毕后再下传地面。

  “人工智能+制造”主要是对智能航天器的制造。“人工智能+服务”主要指对遥感大数据方面的服务;“人工智能+软件”则包括计算平台+操作环境、载荷即插即用、软件按需、功能按需重构。

  孙富春指出,传统的航天控制系统研发要基于模型,欧博百家乐进行动力学模拟,其耗费的人力物力比较大,时间周期也比较长。卫星和探测器如果具有自主学习能力,实现自主运行,就能在宇宙中根据实际情况自行调整姿态和轨道,大幅减少地面专家操控的工作量。此外,利用“机器人遥控操作系统”,空间机器人可在遥远的太空完成人类各种各样需求的任务。

  同时,通过“遥感应用拥抱人工智能”,推动先进互联网技术、遥感与测绘技术实现跨界融合,可形成空天大数据承载应用平台,从而使空天地采集的海量数据实现处理自动化、管理智能化、系统集成化、应用轻量化、平台生态化的目标。

  孙富春表示,未来随着航天事业不断进步和网络技术向多尺度发展,以及星际网络建设和“云端+边缘+软件”技术应用推广,航天人工智能将有望建成“空间超级大脑”,为人类社会持续探索和开发利用太空服务。(完)

首页
评论
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