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进党高层的大陆往事:陈水扁与解放军坦克合影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4-11-12 11:30

          [内容速览]在作出开放探亲决定后刚刚3个月,欧博1988年1月13日,蒋经国就在台北病逝。遗体随后暂厝在桃园县大溪镇,准备将来运回大陆安葬。  

    民进党高层的大陆往事

如今在台上的民进党高层,大都在1987年台湾开放赴大陆探亲后,比国民党人更早地回过大陆

国际先驱导报特约撰稿陈小炉记者李烨发自北京 在作出开放探亲决定后刚刚3个月,1988年1月13日,蒋经国就在台北病逝。遗体随后暂厝在桃园县大溪镇,准备将来运回大陆安葬。

如今在台上的民进党高层,这些年没少骂蒋经国。但事实上他们中的许多人,都在1987年台湾开放赴大陆探亲后,比国民党人更早地回过大陆,或探亲问祖,或旅游观光。其中包括了现任台湾当局领导人陈水扁、其副手吕秀莲以及民进党2008年“大选”参选人谢长廷。

    陈水扁与解放军坦克合影

当1987年蒋经国宣布开放台湾居民大陆探亲时,37岁的陈水扁刚出狱不久。一年前,他因在蓬莱岛杂志事件中涉嫌诽谤而被判处8个月有期徒刑。出狱后的他继续其海商法律师的工作,同时给他的“立委”妻子吴淑珍作“国会助理”。也是在1987年,陈水扁做出了他这一生中最重要的政治选择――加入党龄不到1年的民进党。他很快当选为中常委,并在两年后成为“立委”。

1991年7月,在两岸开放交流的第四年,身为民进党“立法院”党团干事长、“国防委员会委员”的陈水扁参访北京。他一方面想测试北京对民进党的态度,另一方面也想与大陆军方举行座谈会,于是通过大陆的台南同乡帮他牵线。抵达北京后,陈水扁住进了王府饭店,期间游览了天安门、故宫和长城等著名景点。

值得一提的是,当时陈水扁还在军事博物馆一辆涂有红五角星标志的坦克前留影。回到台湾后,他得意地把他在中国军事博物馆的留影公开。但20年后,当陈水扁已是台湾当局领导人并大肆叫嚣“台独”时,台湾《中国时报》重新刊出了这张照片,原来“假台独分子早已到过北京”!

    吕秀莲、谢长廷访问效果迥异

回到1987年,当时的吕秀莲远在美国创办所谓“北美洲台湾妇女会”,而谢长廷还是台北市市议员兼民进党中常委。两岸开放交流后,他们俩分别于1990年和1993年到访大陆。

那年,吕秀莲从北京一路走到福建漳州南靖县书洋乡田中村祭祖寻根。去吕氏宗祠祭祖时,要通过一条没有桥的河,村民们建议绕山路,吕秀莲却说:“我要赤着脚从这条溪过去,这是故乡的溪啊。”

政治,果然是心灵的毒药。谁能想到不过10年,这个女人居然成为“台独”的急先锋。而与吕秀莲相比,欧博娱乐谢长廷在她三年后的访问大陆,效果要来得正面许多。

那时已经是“立委”的谢长廷,和他的同僚们不仅愉快地游山玩水,还了解了两岸合作以及台商投资大陆等种种事宜。谢长廷对同样讲闽南话的厦门表现出高度兴趣,还在厦门大学台湾研究所前留影。此后,他基本确定了他对两岸关系的理念。五年后的1998年,他担任高雄市长,提出高雄与厦门是“一国两市”;七年后,他出任民进党主席,提出“宪法一中”;2005年,身为“行政院长”的谢长廷,又提出“和解共生”;今年5月7日,他正式代表民进党出战2008。

在海峡两岸开启交流大门20周年之际,我们将目光更多地投向1987年,这个两岸开放交流元年。我们无法自抑地想要再去重温在那一年前后发生的“大历史”和“小故事”,以及穿梭其间的众多改变历史走向的“大人物”和反映历史真实的“小人物”。

    国民党老兵的愤怒

一群想家的老人自发地走上街头,步履蹒跚的他们,挑战的是仍在威权时代的国民党当局,以及当局最敏感的大陆政策

国际先驱导报特约撰稿陈小炉发自北京 1987年5月6日,台北,“国父纪念馆”边的人行道。

一群抗议者,他们头发花白,上衣写着“想家”两字,举着标语:“白发娘,盼儿归,红妆守空帏”、“骨肉隔绝四十年”。他们向熙熙攘攘的路人发着一张张传单,传单上醒目地印着“抓我来当兵,送我回家去”。

他们,泪流满面。

    飘零   那是一个极其敏感的年代。

在台湾,国民党当局还没有解除已经长达数十年的“戒严令”,还有施明德这样的“政治犯”、“良心犯”被关押在距台东18海里的绿岛改造。而这一群抗议者,来自一个叫“外省人返乡探亲促进会”的民间组织,他们是一群当年随国民党到台的老兵。

他们的组织并不严密,也没有当年“党外运动”相对明确的政治诉求和政治主见――在前一年9月,“党外运动”已宣布组建“民主进步党”――他们只是一群想家的老人。

然而,就是他们自发地站在了街头,挑战仍在威权时代的国民党当局,挑战当时最敏感的大陆政策,并最终促使同年11月,欧博allbet时任台湾地区领导人的蒋经国宣布开放台湾居民回大陆探亲。

这一年的国际社会,仍处在“冷战”时代。尽管中美已在8年前建交,但西方社会对于“共产的”中国大陆,依旧在骨子里保持着“对垒阵营”的敌意。而在台湾,国民党当局长期的“反共”教化和对改革开放以后大陆信息的封锁,也使得多数的台湾民众对祖国大陆了解寥寥无几,甚至心存恐惧。

从这样的角度,我们或许更能体会当时那一群国民党老兵的愤怒:在中国内战的大历史背景下,孤独的他们无可避免地飘零到了那个同样孤独的岛屿;在蒋介石“反攻大陆”的口号中,他们一度构筑了很快就能回家的梦想;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发现回家的梦也越来越缥缈。于是,他们在这个岛上重新结婚、生子,以为将就此终老。

    返乡

然而,1978年之后,对岸的大陆进入改革开放的年代,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大陆政府的对台方略也展现出新的思路。

1984年后半年,多家台湾主要报纸报道了大陆经济体制改革的情况,虽然毁誉参半,但都承认大陆农村改革的成功、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改革也正在解放经济活力。而在这之前的数十年里,由于当局的反共宣传,台湾民众一直认为“大陆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中”。

1984年的秋天,台湾文化大学大陆问题研究所的一位学者在台湾《中央日报》上发表专栏文章,直指两岸往来的敏感议题:“(大陆)各省市普遍设有专门工作机构,提倡通信、通邮。亲眷会面不论是从台湾经海外到大陆,或是由大陆到海外与亲人会晤,均给予特殊方便。……所以近几年来,‘三通’不断扩大,亲眷海外会面,由台秘返大陆探亲后再返来,遂不断增加。”

1985年之后,“非法”到大陆探亲的民众越来越多。虽然台湾当局当时紧守“不接触、不谈判、不妥协”的“三不政策”,并通过香港加紧搜集情报,调查曾去大陆的人,但仍旧无法割断老兵们再度萌动的回乡梦。

“老兵返乡运动”发起人之一的姜思章,是其中最早圆梦的。他从1978年开始,陆续和浙江舟山老家通信,并在1982年以探亲名义申请到香港,再由香港进入大陆,从广州、上海辗转回到舟山。老人回忆说:“没回家前,欧博百家乐自己常做一个梦。梦里就是这么搭飞机、火车一路回家,最后看到妈妈,放声大哭,然后就被太太摇醒。”

    抗争

“难道连回家都是罪名!”姜思章在开放探亲20年之后,再度回忆起那段亲情被政治撕裂的岁月,依旧感到痛楚:不满14岁就被国民党抓到台湾当兵,一度从军队逃跑,后来被关了三年。像他一样的老兵,在台湾还有很多。38年里,昔日的“娃娃兵”、青壮军官成了“老芋仔”,他们在1987年从沙场走向街头,把那股已经涌动在台湾社会中的“群体性思恋”直白地喊响。

事实上,在老兵走上街头之前,台湾社会的这股情绪已经涌动。1986年,台湾著名话剧导演赖声川的经典作品《暗恋桃花源》在台北上演。这出直接反映“外省人”飘零故事的舞台剧作品随即引起轰动,至今经久不衰。

同年5月3日,台湾“中华航空公司”B198号波音747货机机长王锡爵,成为两岸的焦点新闻人物。他驾机由曼谷飞往香港途中,在广州白云机场降落,震惊海内外。只为回家的王锡爵在北京对记者说:“我希望海峡两岸今后常往来,可以回来看看自己的亲人。”而祖国大陆方面也在1987年初,特地为“偷跑”回乡探亲的台胞提供各项服务――2月26日,北京市台湾同胞接待办公室问讯处开始办公,地点在崇文门;次日,上海台湾同胞接待站建成。

    潮涌

终于,闸门打开。

1987年10月14日,蒋经国宣布开放台湾居民到大陆探亲,规定除台湾的“现役军人及现任公职人员外,凡在大陆有血亲、姻亲、三亲等以内的亲属者,得登记赴大陆探亲”。

三天后,回乡心切的人潮,把原本冷冷清清的台湾红十字会挤得水泄不通。10月17日当天,3000多张寻人表格和3000多张通信表格几乎被索取一空。11月16日,“第一个公开回大陆探亲的台胞”周纯娟女士,走进了位于江苏常州婆罗巷17号的一个普通院子,离家时只有17岁的她,一别家乡40年。

两岸的媒体,此时也开始为探亲潮推波助澜。10月20日,台湾《民生报》以“大陆亲人在找你”为题,首次刊出了100名大陆同胞的寻亲启事;11月2日,《人民日报》海外版开辟《寻亲人》专栏,每周一、四见报;为台胞到大陆探亲旅游服务的《探亲与旅游》节目,也在“海峡之声”广播电台开播。此后,由“探亲潮”带来的“寻亲潮”,还将涌动很多年。

如今已成为国民党主席的吴伯雄,时任台“行政院内政部长”。他在1988年1月8日的一场记者会上表示:“仅1988年1月6日一天内就有4000多人办理探亲登记。”

20年弹指一挥间,老兵思乡引发的愤怒所掀起的探亲潮,冲开了那道闸门。两岸交流的浪潮浩浩荡荡,旅游、寻根、经商、求学等众多领域的两岸往来不断增多。回到1987年,当时还不到50岁的吴伯雄无法想像,在接下来的两个十年里,台湾居民来大陆累计超过4580万人次,常住大陆的台胞近40万人。

如今,台湾民众往来两岸,已经不必再背负什么压力。早晨在台北喝完早茶,晚上也许就坐在上海的咖啡馆里谈着生意了。然而,乡愁一生,家国一梦。我们回看1987年的时候,依然能看到在两岸开放的历史幕布上,那些老兵的单薄背影。

    无法归根的逝者

国际先驱导报特约撰稿陈小炉发自北京然而,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如同姜思章和周纯娟一样幸运。

1962年1月24日,著名诗人、书法家于右任在台湾作歌:“葬我于高山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其乡思之苦,溢于言表。老人1964年仙逝,没能等到1987年。

1987年,著名文学家梁实秋在台北病逝。曾移居美国并取得长期居留证的梁实秋,始终没有加入美国籍。他晚年回到台北,写了不少怀念故乡的散文,寄托自己对大陆的眷恋。他离开这个世界的日子,是1987年的11月3日――台湾入出境管理部门开始正式办理台胞赴大陆探亲登记后的第二天。

1990年8月30日,著名历史学家钱穆在台北病逝。当时,由于台湾当局的限制,钱穆先生在大陆的家属无法赴台奔丧。而早在1986年,钱老就曾在《联合月刊》上发表题为《丙寅新春看时局》的文章。他说,就中华民族文化前途之大原则大理想而论,则大陆与台湾终必统一,更应是――和平统一。今天,钱老的著作已经在大陆出版,成为两岸历史领域研究的宝贵财富。

另一位为大陆民众所熟知的,是陈立夫先生。

1988年,这位国民党元老联合32名党内中评委提出了有关促进中国和平统一的提案,其中明确表示:“中国之统一为海峡两岸及海外全体同胞之共同愿望,故仅为时间问题”。1989年5月28日,陈立夫在祝寿茶会上祝愿说:“希望大家都能回到大陆……到那时,你们再替我过生日。”但遗憾的是,陈立夫最终没能成行。他无奈地对媒体说:“是‘三不政策’让我回不去。”

2001年2月,陈立夫在台中逝世,享年101岁。而他在逝世的前一年,还曾与梁肃戎联署提交“国共第三次合作,共议和平统一案”,其中第一条具体建议,就是后来由连战于2005年实现的率团访问大陆。  

    从王杰到周杰伦

没有1987年的两岸开放,我们不会听到下面的名字:齐秦、费翔、琼瑶、三毛、古龙、柏杨、李敖、朱德庸、几米……

国际先驱导报特约撰稿陈小炉发自北京2007年末,台湾娱乐圈最炙手可热的人物――周杰伦(人称“周董”)的贺岁电影《灌篮》,已开始在大陆地区进行宣传。在这样一个年代里,周董可以上午出现在台北101,下午出现在香港铜锣湾,第二天又出现在北京东方新天地。如果忙不过来,他还可以通过视频连线,与大陆的“粉丝”们交流。

相比之下,周董的台湾歌坛前辈在20年前所经历和感受的,却是另一番状况。

    台湾音乐时兴大陆

1987年,一位叫王杰的台湾青年歌手,被著名音乐制作人李寿全发掘,推出首张专辑《一场游戏一场梦》。同年,潘美辰获首届台湾青年创作歌谣比赛创作组优胜奖。也在那一年,已经出道的齐秦,接连推出了《冬雨》和《狼Ⅱ》两张专辑。

而同样在1987年前后,大陆的年轻人开始了解到台湾的流行音乐。那年笔者即将上初中,居住的那个山区小县城里已经开了几家“磁带店”。由于粤语歌还没有时兴,贩售的几乎全是台湾流行音乐。感觉是一夜之间,小城里的年轻人开始在大街小巷哼唱起了《跟着感觉走》。会唱两句王杰、童安格、齐秦以至后来最风行的“小虎队”的歌,成了时尚的通行证;如今看来印刷得很劣质的台湾明星海报,当时迅速贴满了多少少男少女卧室的墙头……

回过头看,1987年刚刚出道的王杰,当时大概想不到自己没几年就火透了大陆,潘美辰也不会想到“给我一个小小的家”,会在大陆许多人的记忆里歌咏那么多年。想不到的还有很多:苏芮、蔡琴、赵传、齐秦、王杰、童安格们,大概都想不到20年之后,已经淡出舞台中央的他们带着那些老歌来到大陆,在那一场又一场怀旧版的演唱会上,多少已是中年的大陆歌迷流着热泪与他们高歌;如果在20年前,两岸的人们大概也想不到20年后,大陆的“超女”会热到台湾,台北音像店的货架上,摆着李宇春、张靓颖的最新CD……

1987年,还有一位台湾歌手不能不提,他就是费翔。在那年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上,这位高大英俊的台湾小伙子又跳又扭地唱了一首《冬天里的一把火》。这对于费翔来说,无疑是个惊人之举,他因此成了首位回到祖国大陆、并上了央视“春晚”的台湾歌手。两年后的1989年,费翔在大陆的12个城市举办了63场演唱会,场场爆满,据说这一纪录至今无人能破。

虽然在拥有10亿人口的祖国大陆一夕成名,但在当时台湾的政治氛围下,费翔此举却曾被视为严重的“叛逃”。而据说之前,中央电视台曾邀请费玉清前往北京演唱《一剪梅》,当时费玉清以“政策未开放”的理由婉拒。

    两岸影人开始携手

1987年前后在大陆热起来的,远远不止台湾的音乐。

那年9月,台湾制片商公会要求当局重新考虑修正或废止关于不准大陆影片进口的旧法令。不到一年,由大陆著名导演谢晋执导、台湾影星林青霞主演的电影《最后的贵族》于1988年7月开拍。这是近40年来,大陆与台湾电影同行银幕上的首次合作。

20年后的今天,两岸合拍影片已成为一种习惯性的业态。以两岸分合为大背景的《云水谣》,还在今年10月27日一举夺得金鸡奖中的最佳影片等三项大奖,并将代表中国内地竞逐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这部影片的亮相,同样与20年前两岸开放的大幕拉开息息相关。那年,影片的女主角徐若?和李冰冰都还在上小学,一个12岁,一个11岁。

而1990年12月10日,由湖南电视台协助台湾怡人传播公司拍摄的、根据台湾作家琼瑶同名小说改编的电视连续剧《六个梦》的前三部《婉君》、《哑妻》、《三朵花》,开始陆续与大陆观众见面。琼瑶阿姨的“催泪弹”自此以电视剧形式风靡大陆,随之而来的《庭院深深》、《梅花三弄》以及《还珠格格》系列,更是掀起一波波琼瑶热。甚至在近20年后的今年夏天,《又见一帘幽梦》还再度唤醒琼瑶迷的记忆。

    鲁迅们终于“解禁”

还是1987年。台湾省编译馆表示将“有限度”地将20世纪30年代以来的大陆作家作品,纳入中小学文史地教材,“让这一代的青年更了解近代大陆的变化”。

很快,1989年10月,由台湾风云时代出版公司印刷发行的《鲁迅全集》上市。在台湾,阅读鲁迅作品曾经是可以被作为“政治犯”、“良心犯”判刑的。鲁迅、巴金、冰心、茅盾的书籍,当年只在一些大学边上的地摊上悄悄贩售,如今鲁迅们终于“解禁”,堂而皇之地上了书架。

而与此同时,在大陆的年轻人圈子里,三毛、古龙、琼瑶的小说和余光中、席慕蓉的诗集开始流传,甚至还在20世纪90年代末掀起一股台湾作家作品出版热。其后就更有了“柏杨热”、“李敖热”,还有白先勇、龙应台、李昂,再后来是痞子蔡、刘墉、蔡智忠、朱德庸、几米……

    大陆台商:被捆绑的传奇

国际先驱导报特约撰稿陈小炉发自北京在两岸开放交流的1987年,如今赫赫有名的王永庆、郭台铭、张荣发、许文龙等大台商,实际上都已经功成名就。所以,1987年并非他们发家的开始。甚至连在大陆的第一家台资企业“三德兴”,也不是在1987年创办的――它早在1983年就落户厦门。

但1987年的两岸开放交流,对于王永庆们来说,却有着特殊的意义。

台湾经济于上世纪70年代起飞,80年代创造出“亚洲四小龙”奇迹。但1987年台湾股市遭遇股灾之后,尤其是到了90年代,台湾经济遭遇结构性的发展瓶颈,传统产业首先受到冲击,其后又由于自身市场格局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下不可避免的弱点,整体产业都面临困境。

覆巢之下,焉有完卵。

就在这样一个时候,以王永庆为代表的台商在大陆找到了着力点,让他们的事业获得了可持续发展的动力。20年间,当台湾经济“四小龙奇迹”光环渐渐褪去,大陆台商写就了台湾经济新的传奇。如今,台商的脚步已履及大陆东部沿海至内陆省份,从海南到东北,西藏、新疆、内蒙也不乏他们拓展事业版图的努力成果。

但20年来,经历了李登辉的“戒急用忍”和陈水扁的“积极管理、有效开放”,两岸经贸合作松绑的诉求始终未能实现;20年过去了,为台湾经济作出重要且关键贡献的台商们,注定要被台湾当局的意识形态桎梏所束缚,成为“被捆绑的传奇”。

责编:刘莉岩

首页
评论
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