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鹏鲲:从应用型大学改为研究型大学,福耀科技大学经历了什么?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5-03-23 21:41

近日,欧博官网多个福建当地部门披露,教育部已同意设置福建福耀科技大学(下面简称:福耀科大),目前学校正处于筹备和设立工作的冲刺阶段。

设置福建福耀科技大学的通知

近年来,这所民办公助的公益性大学频繁登上热搜,离不开福耀集团董事长曹德旺的高调宣传。

自从2021年5月,曹德旺对外宣布捐100亿筹建一所“新型”大学以来,他便频繁接受媒体采访,并不失时机地主动披露其办学计划。此举不仅吸引了广泛的关注,也引发了持续的社会争议。

现在,创办福建福耀科技大学的设想已经逐步变为现实,然而其神秘的面纱仅揭开了冰山一角。

高调神秘的大学

谈及为什么创办大学,曹德旺在接受《中国慈善家》采访时表示,捐款办学是受到美国和德国一些做法启发的结果。具体分为三部分:代顿大学和卡耐基大学让他开始认同捐助大学的慈善方式;克利夫兰医院让他体验到了“产学研”合作的成果;大量“小而美”的德国工厂让他感受到德国职业教育体系的魅力。

学生在德国职业教育体系下学习

因此,2021年他提出要办一所新型大学,想从资金筹措、办学方式到学生去向等方面做出改变,并把教育理念归纳为三点:敬天爱人作为宗旨;遵纪守法,欧博严格服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有利于提升国民素质,有利于国家强大。

这些对于整个中国高等教育而言,无疑都是合理而且务实的。

“敬天”就是要尊重科学规律,“爱人”就是要投身于服务国计民生的基础产业。

“遵纪守法”本来是一个底线要求,但是过去的高速发展无形中也催生了企业发展“只求行动力”、“只要胆子大”、“要勇于游走在灰色地带”等有害思想。在竞争中,许多企业家开始热衷于一些摆不上台面的邪招、怪招,甚至奉为圭臬。因此,重提“遵纪守法”将企业竞争力重新定向到科技创新,无疑将起到正本清源的作用。

此外,一些人总是或明或暗地将民办大学和民营企业与党的领导对立起来。明确“严格服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有利于福耀科大行稳致远,更好地发挥民间办学力量对中国高等教育的补充作用。

至于“提升国民素质”、“利于国家强大”的重要性更是无需证明。无论是“人口红利”还是“工程师红利”都离不开高素质的就业人口,而在国际挑战加剧的背景下,大学生培养势必不能过度追求个人实现和“小确幸”,而要与国家需求紧密结合。

福耀科大的转变

一开始,福耀科大更倾向于培养应用型人才。2022年,曹德旺和校长王树国赴西安交通大学调研并座谈。在座谈会上,欧博娱乐王树国表示学校拟开办的各个学科专业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符合社会各行业发展需求,结合创新务实的企业家精神,将有助于深化校企合作、推进产教融合。

曹德旺也认为目前的学校教育还不能够与真正的社会需求相适应,要培养动手能力强的人。所以,福耀科大将来的大学毕业证书,要做到能够代表工程师的工作证——这样,毕业生可以很光荣地走向社会。

2022年曹德旺和王树国与西安交大领导座谈

然而去年年中开始,福耀科大的定位却悄然改变了。无论是学校官网的介绍,还是接受媒体采访,定位都变为“以理工科为主的综合性高水平研究型大学”。

近期,福耀科大的网站进行了改版,学校的定位也变成“锚定新型国际化研究型高水平大学”。

从应用型大学,到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再到目前的新型国际化研究型大学,总的趋势是高端应用型人才培养被不断地淡化。今年福耀科大的负责团队已经不提培养动手能力强、与社会需求相适应的高端人才了。

除了办学的顶层设计,欧博allbet在中短期目标上,福耀科大也似乎还在寻找定位。

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号称要对标斯坦福。根据蓝鲸财经的消息,王树国在福耀集团年会上依然宣称要对标斯坦福。他说:“曹老先生定了一个目标,说我们要对标斯坦福大学,但很多人不屑一顾,说你100亿就能办一个斯坦福?”,“(但是)没有不可能之事,看它符不符合时代发展规律,看它符不符合时代发展的需求,再有一批志同道合的人聚在一起,天下没有不可能之事。”

为了这个目标,福耀科大延揽了海内外院士15人,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56人,高层次人才80人,具有境外教育背景或教科研经历教师占比71.2%。

福耀科大第一批仅招生100人,师生比高达3:1,学生很可能大二就要进入实验室参与科研。然而王树国在3月接受央视采访时却表示,学校是本硕博八年制培养,让学生不内卷。

相较目前主流的培养模式,福耀科大设想的八年制有创新,而且似乎对学生很有利。目前,“本硕博连读”、“硕博连读”等一贯制培养方案,学生中途退出的难度比较大,而且“本硕博连读”退出后绝大部分只能拿到本科学位。

按照王树国校长的说法,福耀科大的八年制培养,似乎是可以随时退出的。在退出(毕业)后也可以按照培养年限满4年、6年、8年的条件,分别授予(本科)学士、硕士、博士学位。

一波三折的审批

福耀科大的办学之路并非一帆风顺,至少有两件事明显偏离了一开始的计划。一是2024年未能获批设立并招生,二是此前筹办时一直以“福耀科技大学”的名义活动并作为暂定名,最后获批设立时,前面却多了“福建”两个字。

这两件事似乎不大,但与一直以来福耀科大筹办团队的高调形成反差,于是也就有了一些阴谋论式的解读,其实并不足为奇。

福耀科大是一所民办公助的大学,受福耀集团及其董事长曹德旺的影响很大。企业家对于成本支出往往非常看中,但反过来说,认真节俭对于办大学而言,也是一件好事。

根据福州高新区管委会2024年1月公布的信息,福耀科技大学(暂名)项目的细部规划和总平面图都发生了一定的调整,变电站的方案也才刚刚获批。按照这个进度,2024年招生是比较勉强的(实际上2025年春节前才基本完工)。校舍是办学条件的基础,筹办团队和有关部门经过慎重考虑没有在2024年设立招生并不奇怪。

2024年1月福耀科大校园基建仍在调整和变更图源:福州高新区管委会

根据汇总的网络信息,曹德旺检查施工现场仅留下照片的就有15次以上。学校主要景观树木的位置确定,曹德旺都要到现场旁观整个过程。

在接受《中国慈善家》采访时,曹德旺说自己早年“整天在工地上跑”,“到了晚年准备把钱花掉”,“发现花钱也挺困难”,“到处说好话求人家帮忙,每天一大早就跑到工地上”。

在这样的监督下,工地赶工期也不容易,因此2024年福耀科大不能按时招生就不奇怪了。

曹德旺在施工现场图源:中国新闻周刊

当然一些网民也有自己的猜测,而且有一些说的很有道理,例如:基建推迟导致保障体系没有充分试运行、学校名称或许不妥、招生规模与方式还需进一步讨论等等。

前面提到随着福耀科大的逐步落地,高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色彩在计划定位中是逐步变淡的,研究型大学的目标更加突出。从建设应用型大学转换为建设研究型大学,最主要的区别就是办学成本。

研究型大学的资金消耗非常夸张,2024年清华大学支出预算385.7亿元。曹德旺控制的河仁慈善基金会捐出100亿元用于创办福耀科大,只相当于清华大学一年支出的25.9%。

因此,福耀科大很难主要通过民营捐助长期维持办学,“官助”的成分会非常大。既然未来持续办学的资金主要来自教育部、福建省和福州市,在校名前面加上“福建”两个字,无论是从商业逻辑还是道义上都无可厚非。

这对福耀科大而言,未必是坏事。按照目前的布局和计划,这所大学未来和福耀集团的捆绑实则不会非常深,相反和福州市的联系会越来越密切。

作为沿海发达省份,总体而言福建的高等教育资源并不十分丰厚,只有厦门大学进入QS世界大学500强。根据《校友会2025中国大学排名》,另有福建师范大学、福州大学、福建农林大学和华侨大学属于中国高水平大学,除华侨大学外,其他都位于福州。

从表面上看,有三所高水平大学的省会福州,在福建省内很是突出。但如果从办学经费进行对比,福州高校则显得有些英雄气短。

福建四所高水平大学2024年预算

如上图所示,位于福州的三所高水平大学的预算之和,还是与厦门大学有一定的距离。作为初创建设经费就达到百亿级的高校,经过几年稳定下来的办学经费很可能在10~20亿元,甚至有可能达到30亿元以上。加上与其他本地高校优势互补,福耀科大的创立有望明显增强福州高等教育在省内的竞争力。

首页
评论
分享
Top